教師資格
網站導航
手機APP
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網站導航
手機APP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您現在的位置:中公教師網 >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> 教師資格面試 > 中學 > 試講(含技能測試) >
來源: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 時間:2022-05-19 17:47:23
一、教學目標
1.能說明常見地質災害的成因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。
2.通過小組討論,認識地質災害對人類活動的影響,提升地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相聯系的能力。
3.通過對本課的學習,感受地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,樹立人地協調的理念。
二、教學重難點
重點:地質災害的成因。
難點:地質災害對人類活動影響。
三、教學方法
小組討論法、地圖法、問答法。
四、教學過程
環節一:導入新課
視頻導入。呈現地震來臨時的視頻,并提問學生:地震是如何產生的?激發學生的興趣,順勢導入今天的新課。
環節二:新課講授
1.地震及其影響
【教師活動】呈現地震過程的資料包,提問學生:地震是什么?
【學生回答】地殼中的巖層在地應力的作用下,發生傾斜或彎曲。當積累起來的地應力超過巖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,巖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,使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的釋放出來,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,使地面發生震動,稱為地震。
【教師活動】出示《地震構造示意》圖,提問學生:我們如何來衡量地震的大小呢?并找一位同學作為地震知識宣傳員在全班進行分享。
【學生活動】交流分享。
【師生總結】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級表示;地震時某一地區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。一個地震只有一個震級,但可以有多個烈度;震中為地面正對著震源的那一點;震中距為地面上任何一點到震中的直線距離。
【教師活動】呈現《世界及我國地震帶分布》圖,提問學生:地震的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區?
【學生回答】世界范圍看,地震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和地中海—喜馬拉雅地帶。我國地跨兩大地震帶,地震災害頻發,主要地區有臺灣、西藏、云南、四川等省區。
【教師活動】呈現地震造成房屋倒塌人員傷亡的圖片,引導小組學生交流:地震對我們人類有哪些影響?
【學生回答】地震會造成房屋倒塌,破壞道路、管道等基礎設施,導致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。還會誘發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海嘯等災害。地震還會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變,影響受災群眾的心理健康。
2.滑坡和泥石流
【教師活動】呈現滑坡及泥石流受災圖片及動畫示意,組織學生以地理小組為單位從定義、分布地區、產生影響三個角度認識滑坡和泥石流。并舉辦地質災害知識交流會進行分享。
【學生活動】小組內交流并向班級其他成員分享。
【師生總結】定義: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,因河流沖刷、地下水活動、地震及人類活動等原因,在重力作用下,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象。泥石流是山區溝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發的,含有大量泥沙、石塊的特殊洪流。
分布:西南地區最為多發。
影響:滑坡會破壞或掩埋農田、道路和建筑物,堵塞河道。
泥石流多與山洪相伴,能摧毀聚落,破壞森林、農田、道路,淤塞江河等。并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。
環節三:鞏固提高
【教師活動】引導學生思考,地質災害的破壞力如此之大,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地質災害應該如何自救?
【學生回答】相關部門加強預警監測,地震來臨時有條件的情況下應有序快速地疏散到安全區域;滑坡和泥石流發生時盡可能往山坡或高處避難。
環節四:小結作業
小結: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。
作業:查閱資料,認識災害之間的關聯性。
五、板書設計
搜索
微信:中公教師考試
中公教師官方微信
微信:中公教師資格考試
共享信息全面備考
中公教師題庫
隨時隨在線做題
視頻號:中公教師考試+
碎片時間也能學習
本欄目為您提供高中地理《地質災害》教案_中公教師網 ,更多高中地理《地質災害》教案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,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